《再见,BEYOND》2011Beyond歌迷文章
“曾经 满载了希望,你我会有天冲开黑暗,谁知 再次的失望,看这里已经走到尽头。望着你走远,我并没有心酸,唯望天边一方它朝可重逢。OH PARA PARADISE,只想跟你一起,一起走向这一天。OH PARA PARADISE,风中希冀一点,今天一再想起你。宁可 永远的等待,也怕背弃当初的一切,如今 你远走彼岸,告诉我哪边天色好吗?”
再见,BEYOND
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套摇滚节目,说是的约翰·列侬。大约说了“甲壳虫”10年一道坎,解散是自然的事。这就让我不禁想起了已经解散的BEYOND。这么说来,也是自然的事。
也许将香港的BEYOND比作西方摇滚史上的“甲壳虫”有点刻意了。前段时间听乔治·哈里森唱约翰·列侬的《SOMETHING》,里面就有一种故人惜故人的感觉。并不是所有的煽情缅怀都值得去怀疑,而是有的时候发现,每个被腥风血雨或怀旧感伤烙印留下来的那些反时代的意味,再怎么缅怀也是无法回到当年的了。而BEYOND的背负,却因家驹那一瞬间的意外下坠而开始染上了悲剧的色彩……
经历过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那短暂十年青春的人,肯定还记得BEYOND存活的索得博格“性,谎言,录像带”的时代。跟随这个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玩音乐的香港乐人如达明一派、太极乐队等大都经历了香港华语歌坛激荡和空虚的后朋克、新浪漫时代的历程。他们一方面深受英国音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担当了本土意识觉醒的角色。与达明一派古典文学的忧与怨、凄切与颓艳,太极的闯荡与爱情等主题相比,BEYOND则显得更“前卫”一些:他们早期在“地下”不被大众所接受的失落与无助、在成长路上遇到的挫折和艰辛、用独有的愤青和商业化的抒情摇滚风格来表达了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关注,让世人明白和平与爱才是世界最需要的,同时也是只有和平与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些打破青春飞扬,与关注当时非洲苦难、世界环境保护大潮流的叹惋模式的曲子。像配器很中国化、深刻的历史感的《大地》,还有呼吁和平的《AMANI》和歌颂曼德拉的《光辉岁月》,叙写成长历程的《海阔天空》和小品式的《真的爱你》等都很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其中的《海阔天空》更是BEYOND巅峰时期的极品——家驹也达到了音乐生涯的顶峰,但可惜的是,它同时也是家驹的绝唱。那完整的音乐理念、娴熟且游刃有余的演奏出色地证明了他们当初的激情与豪迈至今不曾有人超过,包括BEYOND现在的自己。
这是一个时代终结的象征。在金鸡,在甜蜜蜜,在麦兜……一大堆流行和风格遗憾怪诞并存的今天,香港人的感伤其实还是很强烈的。那些曾唱尽过香港一个个都市心结、一首首的青春怨曲,尽管没有什么商业奇迹,但毕竟当年的平庸或纯商业化尚存优雅可以评说,而今天的那些流行嘶吼只能用厮混能够概括。如今面对BEYOND的解散,说起人们又重新唤起了对昔日这支乐队对家驹的怀念,倒不如是说是对昔日余音绕梁的印象真真切切。因为面对凝聚了光彩年代的歌颂与摧毁呐喊的理想与追求后,再也没人愿意等到自己年方三十以上,肚囊突起,记忆力减退的时候,还在身边痴呆伊人性幻想的恍惚中,哼着口水歌再过十年……
页:
[1]